武昌搬家公司多少钱,2022年武汉傅家坡客运站还在运营吗?
武汉市傅家坡客运站还在运营。由于客运站地处武汉市武昌区的核心区域,客车大量的出入,给城区的交通带了了极大的压力,经常造成交通拥堵。所以,一直在考虑傅家坡客运站搬迁的问题,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案。
傅家坡汽车客运站位于武汉市武珞路358号,于1984年竣工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日发客运班次1000多个,日平均旅客出境人数达万人,节假日高峰时达4万人次以上,客运班线网络纵横湖北、湖南、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市170多个站点,营运辐射半径达1500公里。车站每天密集性班车开往黄石、大冶等黄岗地区,各式豪华车、卧铺车、高级车定点多班开往上海、南京、合肥、长沙、岳阳等省际城市,拥有省际独门专班武汉至彭水、石狮、嵊州、珠海、桃江5条。拥有武汉至庐山、黄山、天柱山、张家界等旅游专班20余条。
陈友谅的后人被朱元璋迁到朝鲜后?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人,元末群雄之一,农民起义军领袖,元末时曾建立大汉政权。虽然在与朱元璋争夺天下时败亡,但在推翻元朝残暴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评价为“失败了的英雄”,历史功劳不可磨灭。
在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死于流箭,他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陈善,在鄱阳湖之战中被俘虏,关于他的下场没有过多记载。
陈理,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次子。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中箭身亡。后来张定边等大将保护陈友谅次子陈理返武昌,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大汉政权灭亡。当时朱元璋劝慰陈理说不要害怕。
理遂降,入军门,俯伏不敢视。太祖见理幼弱,掖之起,握其手曰:“吾不汝罪也。”府库财物恣理取,旋应天,授爵归德侯——《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三》
这时候的陈理多大呢?不过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他能懂什么,无非都是那些陈友谅的旧部下唆使他继续和朱元璋对抗。
朱元璋不仅善待陈友谅的儿子,也很善待陈友谅的父亲和兄弟,他的父亲被封为承恩候,大哥被封为归仁伯,二哥被封为怀恩伯,追赠四弟陈友仁为康山王。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待陈友谅的家人和后代可谓不薄。
陈理住在南京时经常口出怨言,被人告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说:“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命归德侯陈理和归义侯明升(大夏政权明玉珍的儿子)一起迁居高丽,并赏赐给高丽王罗绮,让其善待他们。同时,朱元璋令承恩侯陈普才迁居滁阳(今滁州)。
太祖平武昌,封普才承恩侯,友富归仁伯,友直怀恩伯,赠友仁康山王,命所司立庙祀之,以友贵祔。理居京师,邑邑出怨望语。帝曰:“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理及归义侯明升并徙高丽,遣元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行。赐高丽王罗绮,俾善视之。亦徙普才等滁阳——《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三》
朱元璋到底还是不忍心杀陈理,于是就把他给打发到了高丽国去吃泡菜去了。朱元璋之所以不杀陈理,我觉得可能还因为他觉得陈理这个人难成气候,要是朱元璋觉得他很聪明,将来可能威胁自己,那可能狠一狠心就给杀掉了。
但因为陈理并不具备这种聪慧,朱元璋也就觉得他不足为患,所以也就不杀他了,这样一来,还能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名不是?
陈理和明升到达高丽后受到高丽王的接见,被封为陈王。“乙丑,陈理、明升等男妇共二十七人入京,理升诣阙。王出御报平厅,理升拜于阶上,王坐受之。礼讫坐于使臣之下,升年十八,理年二十二。”虽为王爵,但生活上却过得非常艰苦。高丽恭愍王和后来的国王李芳远曾先后赏赐给他一些田地,一名婢女和米、酒、布等生活物品。
永乐六年(1408年),陈理病逝,享年58岁,育有一子陈明善。此后,陈氏一族在半岛定居。相传现在韩国的部分陈姓人氏即是陈理的后代。
总而言之,朱元璋对待陈友谅的后人虽说不上优厚,但也没有刻意加害。迁居别处是有意让他们自生自灭,这对于一向嫉恶如仇的朱元璋来说算得上是宽大为怀了。毕竟,诸多开国功臣都死在朱元璋屠刀之下,陈友谅的后人应该为此而感到庆幸。至于陈友谅的长子陈善儿,被俘后再无记载和踪迹可寻,极有可能是被朱元璋杀掉了。
你心目中的中国十大高校是哪些?
☆☆中国好大学各省市均有
☆北京:北大、清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天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
☆南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广州: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长沙: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成都: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沈阳: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
☆杭州: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长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
☆兰州: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大学、大连医科大学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厦门: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工学院
☆……
重量上百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3年10月13日,北京前门西站彩旗飘飘、锣鼓喧天,朱德老总亲自率人在这里迎接一辆从青岛发往北京的列车。
这辆列车拉得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
其实,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碑基面积约3000平方米,分为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部分,共由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组成。
其中,最核心、最大的、也是最难运输的就是“碑心石”。
根据建筑设计,碑题石面长14.4米,上宽2.48米,下宽2.72米,厚度0.6米,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小楷字体碑文。
根据我国的传统,石碑应该是一块剖面的整石,如果尺寸较大,可以将碑座和碑帽用相应的石头拼接。
但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意义深远、非同儿戏,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永远牢记革命的胜利果实来之不易,要永远铭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精神。
所以,赋有深远意义的“碑心石”更应该是一块剖面的整石。
再结合施工经验,要想做出这么大的碑心石,就要找到一块厚度多达3米的石料毛坯。
如此算来,石料毛坯重达320吨以上。
上哪里寻找这么大的碑心石?找到后又怎么运输?这让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委员会犯了愁?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这块碑心石的来龙去脉和运输过程。
1.找:千里挑一,优中选优为了找到最合适的碑心石,兴建委员会在全国进行征集,并派出专家不远千里在全国各地考察、调研,走遍了各大山脉,经过无数次的对比、分析和讨论,最终选定了青岛崂山的一块黄岗岩大石料。
这块石料采自崂山最西端浮山的大金顶上,石质均匀,石英含量较多,韵母较少,质地非常坚硬,而且,耐风化,颜色素雅;品相、质地最符合纪念碑的石材要求,说得形象点,这一带的黄岗岩有一种“永垂不朽”的品格。
石材找到了,具体选择哪一块开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毕竟,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件隆重而又庄重的事情。
所以,选择的毛坯石料绝对不能有裂痕,哪怕是再小、再细也不行。
这就要求专家们现场验证石料有没有裂纹。
一番讨论后,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水浇。
这是一个生活常识,因为有裂纹的地方会留下明显的水渍。
于是,在确定好毛坯石料开采的具体位置后,30多名经验丰富的石匠师傅花费3个多月的时间,在预定位置周围凿出了一条深沟,在深沟里灌满水,然后,在毛坯石料上面反复浇水,以此来检查石料有没有裂纹。
就这样,石匠师傅们观察了六天六夜,不仅没有发现裂缝引起的水泡,而且,深沟里的水位也没有下降。
这就意味着这块石料可以使用。
对于现场的工匠师傅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让师傅们非常高兴。
就这样选好了开采位置,可是,又一个难题接踵而至,那就是如何开采的问题。
毕竟,在当时,没有电钻,也没有特种掘砌设备。
但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死者、鼓舞后者”,与革命英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相比,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2.采:石匠师傅们一锤一锤地凿出一块300多吨的碑心石没有电钻,没有特种掘砌设备,那就采用放炮的方式吧。
可是,在当时,放大炮害怕把来之不易的石料炸出裂痕,只能放小炮,可是,放小炮又无法将石坯从岩壁上分离出来。
经过大家反复讨论,决定用人工抡大锤的方式将石坯从岩壁中凿出来。
结合施工经验,石匠师傅们沿着石坯周围凿开了一个两米多的槽,再沿着石坯底部横向凿开很多楔子,然后,大家一起喊着号子,一起抡大锤,慢慢地凿开了。
就这样,在数百名石匠的努力下,凿出了一块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达300多吨的碑心石,单采掘这项工程,就耗时3个多月的时间。
随后,为了防止有人破坏,军队派出警卫班在现场守护,甚至,还派出海军和陆军部队驻扎在青岛浮山,全程保护这项重点工程。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采出了这块300多吨重的毛坯石料,让人兴奋不已;可是,又一个难题浮出水面,那就是怎么将这个庞然大物运送下山,在当时,山上没有可以行走的路面,想把这块300多吨的巨石运到山下着实是一个难上加难的问题。
3.运:给巨石安上“轮子”,15公里的路程走了一个月为了将这块石头安全地运送下山,青岛市特意成立了搬运委员会,并研究决定,将这项搬运任务交给青岛市搬运公司起重队来做。
从浮山石料厂到青岛铁路专用线装车点,是整个运输过程中最为艰难的一段路程,这段路程约15公里,崎岖不平,七高八低,别说是搬运巨石,就是行人也难以在这里步行。
碍于这种情况,本打算在这里铺一段临时铁路,可是,当时,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跟不上,所以,也就没有采用这种办法。
思考来,思考去,最终,大家决定靠人工运输。
别说用人力搬运这么重的巨石,就是搬运100斤左右的石头,也非常费劲。
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
为了减轻困难,施工人员只能对这块毛坯巨石进行“瘦身”。
第一次瘦身时,他们将石料上面削平,减轻质量,这次加工后,石料重量减为280吨。
然后,施工人员将这块280吨的毛坯巨石从开采地点运到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进行清洗,发现没有出现裂纹才放下心来。
接下来,又进行第二次瘦身,石匠师傅们将毛坯石料初步打造成纪念碑粗型,再一次减轻了石料的重量。
经过这一次加工,毛坯巨石的重量减到了102吨。
瘦身之后,就开始运输了。
这时,一位叫张合符的老起重师傅提出了一个运输建议:滚杠。
也就是先铺上一段移动铁轨,上面铺上一层钢管,钢管上面垫上方木,再铺上钢板和木板,这就相当于给巨石安上了轮子。
在前进过程中,钢轨和钢管交替前移,巨石就可以缓缓前进了。
就是采用这种办法,这块巨大的毛坯石料才从浮山石料厂安全地运到青岛空军油库铁路专用线,全程15公里,运输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虽然有些缓慢,但是,每一公里都浸染了施工人员的血汗和智慧。
这就是劳动人民的勇气,也是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采用这种方式,在短途中运输已实属了不起,可是,接下来,要将这块巨石从青岛运送到北京,谈何容易?
4.半路上的惊魂一幕,让施工人员紧张万分1953年8月的一天,济南铁路管理局调度室的调度长袁遐庐接到一个电话:“现在需要往北京运送一块花岗岩巨石,无法用现有车辆装运,特请求调配一辆120吨的平板车。”
可是,济南铁路管理局只有载重40吨和60吨的车辆,根本无法满足这个需求。
随即,他们向铁道部请求调入载重120吨以上的平板车和特殊加固器材。
不过,当时条件有限,在我们国内,这种平板车还没有生产出来。
没有办法,我们只能求助苏联。
苏联派出专家到济南和青岛实地考察后,决定从二战中待存的军用物资中查找是否有这种大型车辆。
幸运的是,经查找发现,他们确实有这种车辆,随后,苏联将空车借给了我们。
但是,借来的平板车最多也只能运90吨,而两次“瘦身”后的毛坯石料多达102吨,这大大超出了额定载量。
为了能顺利运输这块石料,石匠师傅们又对它进行了一次“瘦身”,经过第三次加工,将这块石料减到了94吨,连同束车设备和垫木,共重100吨。
就这样这辆专列从青岛出发,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胶济线上缓缓向济南驶去。
为了安全起见,在整个运输工程中,由警卫排全程护送,并由公安机关派专人随车监护,沿途各站站长亲自接车。
可是,尽管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在路上还是出了“意外”。
当专列到达德州时,需要更换车头。
司机一时紧张,挂车时将车厢撞出了十几米远。
看到这惊魂一幕后,众人的小心脏提到了嗓子眼上,他们担心千辛万苦运下来的毛坯石料经不起这一撞。
警卫排长赶快下令停止前进,随即,用水把石块浇了个透,看看有没有出现裂纹。
幸运的是,第二天一检查,光滑的石面上没有出现一丝水渍,这就证明这块石料毫发无损。
这个“小插曲”既让人紧张万分,又让人惊讶不已。
1953年10月13日,碑心石的毛坯石料安全地运送到北京,全程历时半个月的时间。
这一天,朱德老总亲自带队来到北京西站,迎接这块碑心石进京。
之后,工匠师傅们又采用同样的办法,将这块碑心石运送到了天安门广场。
当时,北京西站距离天安门广场不足千米的距离,工匠师傅们花了足足3天的时间才安全地运送到位。
据统计,为了运送这块碑心石,先后有7116名工人参与其中。
最后,在天安门广场,工匠师傅们对碑心石做了最后一次“瘦身”,加工后的石料长14.4米,宽2.72米,厚0.6米,重约60吨。
此后,青岛又分两批将138块底座花岗岩石料运送到位,这些石材大小不同,大的如方桌,小的如板凳。
毋庸置疑,众多石材中,那块碑心石最为难运。
现如今,北京西站早已不存在,而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最后,补充一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向北,朝向天安门,碑心上雕刻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8个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为了写好这8个字,毛泽东写了3幅交给工作人员,然后嘱咐他们要请专家们多提意见,确定哪一副可以用;也可以从这3幅字中挑出单个字重新编排;当然,如果写得不够好,还可以重写。
碑身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亲笔书写的碑文,共有150个字,全部是小楷字体。
就是这一篇碑文,周恩来前前后后写了40多遍,最后,选择了一篇最好的。
运送碑心石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在坚硬的碑心石上刻上这些碑文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毛泽东的8个题字是在信纸上写的,每个字只有两寸大小,要把这些字雕刻在碑心石上,就要放大20倍,比如一个“永”字就有两米多高。
工作人员只能将两寸大小分的毛笔字投影到碑心石上,然后,用光影将字描下来。
考虑到碑心石又硬又脆,雕刻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裂纹。
所以,工作人员只得用胶皮覆盖在碑体上,雕刻的时候,再把胶皮挖下去,形成“阴文”轮廓。
然后,再用高压喷射矿砂往花岗岩上来回的“打”,就这样,才打出一个个边缘整齐的大字。
最后,又以紫铜为胎,采用我国传统的鎏金工艺,做成金字镶嵌进去,使其300年不变色。
碑题和碑文共用黄金130两。
关于【武昌搬家公司多少钱】和【2022年武汉傅家坡客运站还在运营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相关推荐
- 2023-08-22武昌搬家公司哪家好(目前为止你做过最有正义感的一件事是什么)
发表评论